暂无搜索结果
-
1 课程导学
-
2 项目一:初识可摘局部义齿:概念构建
-
2.1 什么是可摘局部义齿
-
2.2 什么是牙列缺损及分类
-
2.3 可摘局部义齿的定义,作用及分类
-
2.4 可摘定义的设计类型对口腔组织的影响
-
2.5 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设计原则
-
2.6 可摘局部义齿的优缺点及适应症
-
2.7 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-人工牙
-
2.8 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-基托
-
2.9 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-支托
-
2.10 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-固位体
-
2.11 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-连接体
-
3 项目二:可摘局部义齿制作的临床准备
-
3.1 印模的制取
-
3.1.1 印模的概念及种类
-
3.1.2 托盘的选择
-
3.1.3 个别托盘的制作
-
3.1.4 印模材料的选择
-
3.1.5 印模制取消毒质检
-
3.2 模型的制作
-
3.2.1 模型的基本要求
-
3.2.2 模型材料的选择
-
3.2.3 模型的类型
-
3.2.4 模型的灌注,分离及保管
-
3.3 确定和转移颌位关系
-
3.3.1 确定颌位关系
-
3.3.2 转移颌位关系-上合架
-
3.4 模型观测
-
3.4.1 模型观测相关概念学习
-
3.4.2 模型观测仪的学习
-
4 项目四:塑料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流程
-
4.1 实训--绘制可摘局部义齿设计图
-
4.2 实训-模型观测
-
4.3 实训-模型填倒凹
-
4.4 弯制卡环
-
4.4.1 卡环相关知识学习
-
4.4.2 实训--弯制卡环的实训操作
-
4.5 排牙及蜡基托塑形
-
4.5.1 前牙的排列
-
4.5.2 后牙的排列
-
4.5.3 排牙后咬合关系的调磨
-
4.5.4 蜡基托塑形
-
4.5.5 实训--实操11.46排牙
-
4.6 装盒充胶完成义齿
-
4.6.1 装盒及去蜡,充胶热处理
-
4.6.2 开盒,打磨,抛光,试戴
-
4.7 义齿戴入后的问题及处理
选择班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