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跑训练的标准动作与方法

在体质测试中,800米跑/1000米跑属于田径中的中距离跑,既要具备速度又要具备速度耐力。运动员在跑的过程当中需要处理速度和耐力之间的关系, 使它们达到平衡, 以达到保持较高速度跑完全程,取得良好成绩。
一 技术动作
起跑部分:采用站立式起跑,预备时,双脚前后开立,惯用脚在前,距离约一脚到一脚半,屈膝降重心,身体力行前倾,前腿异侧臂屈肘在前,后臂于身后,听到发令,迅速起跑,沿跑道入弯的切线并到最内道,占取有利位置。

途中跑部分:动作要做到经济省力,上身保持正直,双手放松有节奏地摆动,当手臂摆在躯干垂直位置的时候,肘关节角度可以大一些,使肌肉得到短时间的放松。

触地可以用前脚掌过渡到全脚掌,也可以全脚掌着地,避免脚跟先着地。腿前摆时以大腿带动小腿积极向前上方摆动,小腿与大腿自然折叠,积极下压。后蹬腿髋膝踝依次用力蹬直,最后由脚掌过度到脚趾蹬离地面。

弯道部分:整个重心向圆心方向倾斜,跑速越快,倾斜角度越大。右臂摆动幅度大于左臂,左脚前脚掌外侧蹬地,右脚前脚掌内侧蹬地。

终点跑:保持冲刺速度通过重点后顺着惯性缓慢减速,跑完及时交还测试感应器,进行慢走放松,不要急停和坐在地上。
体能分配:建议将耐力跑分为匀速跑和冲刺跑两各部分。冲刺部分距离长度依据考生个人能力选择,一般为100m~200m。冲刺部分前面均为匀速跑,因为“匀速跑”节奏和呼吸稳定,能保证需氧量和供氧量的平衡,能源物质不断的输入组织,使肌体处于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,是节省能量的最佳跑法。速度一般保持在最大速度的65%~75%。
呼吸方法:采用口鼻同时进行呼吸的方法。呼吸节奏应和跑步节奏相配合, 一般采用两步一呼、两步一吸, 或三步一呼、三步一吸。呼吸时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。
在长跑中,由于内脏器官供氧不能满足肌肉活动会出现呼吸困难、胸部发闷、四肢无力的现象,此时会感觉到难以再跑下去了。 这种现象被称为“极点”,极点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。该现象的出现早晚与运动员训练水平的高低、运动强度的大小、准备活动是否充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。训练水平高的人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适应性强,“极点”现象出现晚,持续时间短。准备活动充分,能缓和“极点”的反应程度。当“极点”产生时,可以加强呼吸的深度,适当放慢跑速的方法度过“极点”。只要肯坚持,“第二次呼吸”(即“极点”的症状消失)一定会出现。但是在高温、低温、高湿等特殊环境下和非专业运动员在马拉松比赛上不要硬撑,体质较差者处理不慎易引发心脏骤停。
二 训练方法

变速跑
主要发展心肺耐力和改进跑的技术
练习方法:以400m操场为例,可选择直道快跑,弯道慢跑组合或者弯道快跑,直到慢跑组合。快跑速度为最大速度的70%~80%,慢跑为小步慢跑即可。每两圈一组,一次3~4组,组建间歇3~5min。
持续跑训练
主要发展心肺耐力和体能储备,
练习方法:以160次/min~170次/min的心律进行训练,运动时间一般在8min~20min为宜。
间歇跑
主要发增强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和无氧代谢的能力
方法:可选择200m、400m、600m等长度进行间歇跑训练,短距离时速度要用最大速度的85%~95%,稍长距离的可用最大速度的75%~85%来进行,当练习者心率接近120次/分时进行下一次练习。可进行4~6组。
三 注意事项
(1)室外训练时注意天气、环境是否适宜训练,尽量在操场、跑到上进行训练。
(2)运动前要进行热身,活动好全身关节,运动后要进行放松和拉伸。
(3)要注意运动训练的营养补充与身体恢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