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会这些 50米跑进步神速
50米跑是一个能体现速度、力量、灵活和反应能力的体育项目,对学生爆发力、协调性、反应速度有很大的要求,是大学生体质测试必测项目之一,得分权重占测试成绩的20%。50米测试每组几名同学,采用设备测试,发枪和计时均有设备完成。

一 技术动作
起跑部分:建议采用站立式起跑,站立式起跑起动速度快,反应时间短,容易掌握,是初学者和训练时经常采用的一种起跑技术动作。

预备时,双脚前后开立,惯用脚在前,距离约一脚到一脚半,屈膝降重心,身体力行前倾,前腿异侧臂屈肘在前,后臂于身后,听到发令,两脚用力蹬地,迅速前冲出去。注意重心前移和快速启动,起跑后不要猛地抬起身。
加速跑部分:起跑后第一步落地不要有停顿或跳动的现象,后蹬充分、有力,摆动腿积极前摆下压,前脚掌撑地,两臂配合双腿快速地前后摆动。注意身体慢慢抬起,保持前倾。

途中跑部分:途中跑指经起跑、加速跑后转入高速度跑的一段跑程。由于50米跑距离较短,完成加速跑之后,途中跑的距离也就非常短。

途中跑时,后蹬腿的髋、膝、踝关节要尽可能的充分蹬直,积极送髋。摆动腿积极向前上方摆动,小腿随惯性折叠。并将同侧髋带出。重心尽量保持在同一条水平线上,头部保持正直,下颌微收,身体前倾。双臂以肩为轴前后摆动,前摆稍向内,高度不要超过下颚,不要超过人体中线。

终点跑:50米跑距离短,且机器红外线感应测试,不需做撞线动作,保持途中跑高速通过即可。
二 训练方法
30M起跑加速跑练习
主要发展起跑反映和加速跑能力。
练习方法:站立式起跑准备,听口令起跑加速至最高速放松减速,距离约30M。每次6~10组,组间休息30~60秒。注意技术细节,加到最大速时不要突然急停。
30M高抬腿跑训练+加速跑训练
主要发展腿部力量,扩大步幅,提高下肢关节的柔韧性、协调性。
练习方法:训练者在保持上身挺直的情况下,两腿交替抬至水平。运动者在交替抬腿的同时向前移动,注重将腿抬平。进行30M高抬腿跑训练后接加速跑运动至最高速放松减速。每次3组~5组,组间休息1~2min。

蹲跳起
主要发展腿部肌肉力量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。
方法:双脚左右开立,脚尖平行,屈膝向下深蹲或半蹲,两臂自然后摆,然后两腿迅速蹬伸,使髋、膝、踝三个关节充分伸直,同时两臂迅速有力向前上摆,最后用脚尖蹬离地面向上跳起,落地时用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,接着再跳起。每次练习15~20次,重复3~4组。

弓箭步走
主要发展下肢力量和增大步幅。
练习方法:迈步行走时,前腿大步迈出,后腿蹬直。同时挺胸踏腰,重心下降,两腿充分打开。两腿交换时,前腿用力蹬地,后腿屈膝前摆,向前送髋。若提升难度可以负重,每组30~50米,做3~4组,组间休息30s~60s。

原地摆臂练习
主要发展摆臂技术力量和协调性
练习方法:两脚前后开立,上体前倾,肩关节放松,两臂屈肘于体侧时手不要超过身体正中线和下颚,前摆时稍向内,后摆稍向外。若提升难度可以负重,每组100~200个,每次3~4组。

三 注意事项
(1)室外训练时注意天气、环境是否适宜训练,尽量在操场、跑到上进行训练。
(2)运动前要进行热身,活动好全身关节,运动后要进行放松和拉伸。
(3)要注意运动训练的营养补充与身体恢复。